為了讓孩子在更安全、更健康、更有支持的環境中成長,諸暨技師學院于10月26日召開了“家校協同 共護成長”主題家庭教育指導會。此次會議聚焦“共育”與“共護”,希望以家校協同的方式,讓教育真正成為守望成長的共同事業。

會議伊始,朱喆校長向家長們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以及召開本次家庭教育指導會的初衷。他指出,孩子的成長從來不是一方的“單打獨斗”,而是學校與家庭相互支持、同向發力的過程;家庭日常的關注與陪伴,對孩子的情緒狀態、學習習慣和安全意識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家校之間保持溝通、達成基本一致的教育方向,往往能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加穩定、自信地成長。
在安全教育環節,安管處主任金剛強結合學生日常上下學情況,提醒家長督促孩子遵守交通規則,把“方便”讓位于“安全”。同時,他把重點延伸到防范電信詐騙,指出針對未成年人的詐騙幾起典型方式,要求家長反復提醒孩子不泄露個人信息和賬戶,不隨意點擊鏈接,不充當孩子轉賬的中間人。他說,學校守好校園安全,家庭守好生活安全,兩道防線合力,孩子才真正有保障。
在德育處主任楊波主持的交流環節中,他強調,家校共育重點不在“誰管得更嚴”,而在“家校并行支持孩子成長”。他提出,“攜手共育,賦能成長”,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非常具體的教育合作:及時溝通孩子的情緒和狀態,關注習慣而不僅僅關注分數,允許孩子在嘗試中犯小錯等等。現場的家長代表也分享了和學校保持同頻溝通后,孩子在自我管理、作息習慣和情緒表達上出現的積極變化。

最后,心理專家朱紅利老師帶來了主題為《理解與陪伴——家庭教育的科學方法》的講座。從青春期孩子常見的情緒反應,到“怎么開口聊孩子愿意聽、又不把談話變成審問”,專家都給出了非常具體的建議。他特別提醒:“有時候孩子不是不想說,而是不知道怎么安全地說。”這句話引起了不少家長的共鳴。
會中,朱老師也與部分有實際困惑的家長面對面交流,圍繞親子溝通、學習壓力、情緒波動等問題進行一對一式的指導。這種“點到點”的支持,也正是學校希望長期堅持的做法:問題不推走,不上表面,真正幫到孩子和家長。

本次家庭教育指導會并不只是一場“告知”,而更是一場“共建”。未來學校也將繼續把安全教育、品格養成、心理支持和家庭教育放在同一張成長清單上,和每一位家長站在同一側,守護每一位孩子的健康、積極、快樂成長。(施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