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海寧衛生學校(海寧市綜合高級中學)一直在尋找兩位“神秘”的同學。直到一面鮮紅的錦旗送到學校,主角才終于“浮出水面”——原來是學校的武于路和沈佳妮同學!這一次,你們的善行,藏不住了!


事件回顧:車站暖心一幕,善舉不留名
時間回到10月24日下午4時左右,繁忙的城鐵斜橋站,人來人往。武于路和沈佳妮同學在站內意外撿到一部手機。“周五下午,我和同學路過停車場時,突然聽到地面傳來“啪”的一聲輕響。轉頭一看,一部手機掉在剛駛過的汽車后方,而那輛車正緩緩駛向停車閘,準備離開。我們立刻撿起手機,快步朝汽車追去,在車閘升起前及時喊住了車主。”失主盧女士激動地連連道謝,并詢問她們的姓名,“兩位同學不肯說,只說是海寧衛校的,便轉身離開了。”
失主感動:一通表揚電話,一面感恩錦旗
“一定要表揚一下這兩位同學,兩位同學做了好事,連名字都不肯留,我特別感動!。”失主盧女士幾經周折,特意打電話到學校表揚這種正能量行為。
這份感動并未止步于電話。10月27日,失主女士專程來到海寧衛生學校,將一面書寫著“拾金不昧 品德高尚”的錦旗送到了兩位同學手中,當面向她們表達了誠摯的謝意。她說:“從這兩個孩子身上,我看到了海寧衛校學生優秀的品質和良好的教養,你們學校的育人成果,值得肯定!”


當事人說:平凡之舉,源于本能
面對突如其來的表揚和錦旗,武于路和沈佳妮同學顯得有些不好意思。
武于路同學說:“當時沒想那么多,就覺得失主肯定很著急。著失主安心的神情,我更真切地感受到,哪怕是追幾步路、遞回一部手機這樣的小事,也能成為照亮別人的小溫暖。未來我也會繼續保持這份敏銳和熱心,不辜負每一次傳遞善意的機會。”

沈佳妮同學則表示:“我們只是做了一件小事,真的沒想到阿姨會專門送來錦旗,這讓我們很感動。這也讓我明白:善意從不是刻意做什么,而是看見別人需要時,剛好伸出手的那份本能,未來我仍會保持這份初心繼續幫助他人。”

班主任視角:為她們的成長感到驕傲
兩位同學的班主任在得知此事后,臉上寫滿了自豪。
“得知我們班武于路和沈佳妮同學在地鐵上拾金不昧,將撿到的手機主動歸還失主,我由衷地為他們感到驕傲。”班主任許金霞老師說,“兩位同學在班里一直善良熱情樂于助人,在同學中口碑很好。她們善舉恰恰是個人良好品德的自然體現,也很感謝失主特意打電話來表揚,這對我、對同學們都是巨大的鼓勵。善良與善良相遇,讓美德閃光,同學們的善行能得到及時的肯定,也會讓他們更加堅定地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育人成果:善小常為,德潤人心
武于路和沈佳妮同學拾金不昧的行為,也是學校長期以來注重立德樹人的生動體現。在黨政班子的有力領導下,學校始終堅持“育人育才并舉,育才先育人”理念,將德育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培養“勤于學習、精于操作、善于溝通、甘于奉獻”的海衛天使。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學校從主題班會到校園文化活動,從課堂思政到社會實踐,無不浸潤著對學生品德修養的塑造。這一次的暖心事件,正如之前公交車上教科書式救人的華智宇、商場里施救急癥病人的凌琴琴、街頭對倒地老人展開急救的孫晶晶與孫潔、實習醫院里拾金不昧的王思怡、實習崗位上以精湛技能貼心護理感動病人的張輝和楊瀅瀟……一個個美麗的天使的涌現,正是學校育人成果的生動縮影。









一滴水能折射太陽的光芒,一件小事能彰顯品行的美麗。武同學、沈同學,你們“藏不住”的,不僅是這次的光榮事跡,更是海寧衛校學子融入血脈的善良與擔當!為你們點贊!也期待涌現出更多這樣的暖心故事!(付遠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