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湛江老師,1974年高中畢業留校任教,今年是他從教50年。
半個世紀的教師生涯完美地詮釋了他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奉獻的教育歷程。
1974年,高中畢業的袁湛江因為博覽群書被母校留校任教,從此開啟了他漫長的教師生涯。
沒受過高等教育,也沒接受過系統的師范培養,面對同齡人站在講臺上,僅憑多讀了幾本書顯然是不夠的,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教師,必須有一個惡補的學習過程。
那時,能找到的學習資料非常有限,他手邊唯一一份屬于自己像點樣的書就是《現代漢語詞典》,于是他就把這本書當作自己職業發展的寶書,反復讀了好多遍,直至其中大部分內容背下來。就是憑著這項硬功夫,后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學科領域中一直占據主動地位。他的努力學習,加上母校的老師大都是教過他的恩師,在大家的熱情幫助下,他很快就度過了初為教師的青澀時光,成為年輕教師的佼佼者。
1979年,做過5年民辦教師的袁湛江參加了高考,并且取得了河北省大廠縣第一名的好成績。在當年高考錄取率不到3%的情況下,取得這個成績有多難。有人說他運氣好,也有人說他有天分,其實只有他自己知道高考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拼搏的汗水,但是他總能做到以苦為樂,因為他的心中,還有更高的山,更遠的路。
但命運卻跟他開了一個玩笑,由于當時的信息閉塞,填寫志愿失誤,本來超過重點大學分數線的他,卻連連跌落,眼看著身邊比他分數低的考生紛紛接到重點大學錄取通知,他的錄取通知直到兩個多月才被一所高等師范專科學校補錄。
他沒有沉淪,而是抓住了這個命運賜給他的寶貴學習機會。他想,事已至此,有學總上比沒學上要好得多。到了學校才知道,他并不是唯一受委屈的人,身邊還有一批高分低就的學生。何況那所學校老師水平很高,學風很好,晝夜苦讀的現象非常普遍。兩年的系統學習使他成為一個優秀的高等師范中文系畢業生。
1981年,袁湛江被分配到燕山深處一所高中擔任語文教師,在那里,他努力向老教師學習,將自己獲得的專業知識不斷訴諸實踐,并嘗試新的作文教學,取得了河北省“教改新星”的稱號,同時完成了河北師范大學中文系的本科課程進修。
1990年,他調入河北省承德師范學校任教,被評為河北省“優秀青年教師”,同時完成了中央黨校法律專業的第二本科課程。
1996年,袁湛江被人才引進到浙江省寧波市,加盟萬里國際學校。
2001通過民選的方式走上校長崗位,2016年寧諾附中成立,又成為寧諾附中創校校長,直到2003年結束在該校的管理使命。
期間分別完成了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的研究生課程和浙江省5522首批名校長培養工程,以及寧波市教育局組織的國內還20多所重點大學的短期培訓,使他從一個勤奮努力的教育實踐者成為一個有作為、有影響的教育管理者和教育研究者。
退休以后的袁湛江老師,仍然擔任省市督學,擔任教育部和國務院中小學督導,經常接受各級政府督導檢查的任務,同時他還兼任包括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北京大學在內的9所大學兼職培訓教師,承擔對全國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的培訓任務。
最近幾年他投身最多的是家庭教育,從2018年開始,他堅持每周做一次不少于2小時的家庭教育公益咨詢,迄今為止,他已經接待了超過2000多個家庭的教育咨詢,幫助家長排憂解難。
為了擴大家庭教育的輻射力,幫助更多的家長,他還不斷學習,自學完成了中國衛生心理學會的心理咨詢師課程,嘗試開辟了公眾微信號和短視頻服務,他的公眾號“大江走筆”中的每一篇作品都得到了寧波晚報APP的轉載,閱讀點擊量保持10萬+,他的家庭教育抖音號“坦克校長”點擊量已經突破300萬人次。
經過50年的不斷學習,袁湛江老師在學術上上已經進入中小學專業發展的最前沿,成為分別在寫作、閱讀和口語表達訓練理論和實踐上均有建樹的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中國教育報評選出來全國“十大讀書推廣人物”。袁老師在幾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出版了20多本著作,發表了100多篇論文,主持各級課題16項。其中,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開啟心智的鑰匙》,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個性化教育透視》,語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學生漢語口語教程》,中華書局出版的《中華傳統文化常識指津》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相約經典走進名著》,都是讀書學習的轉化成果,在相關領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個性化教育透視》曾經獲得2007年中國教育學會評選的全國最受教師歡迎的100本教育類書籍;語文知識出版社出版的《說一口漂亮的普通話》,得到了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師、新東方俞敏洪老師以及教育部王榮生教授的高度贊揚和熱情推薦。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的《相約經典走進名著》榮獲中國教育報2020年“教師喜歡的100本書”。
在教育管理上,他先后擔任寧波萬里國際學校校長和寧波諾丁漢大學附屬中學創校校長20余年,帶領全校廣大教職員工,將學校發成為輻射省內外的名校,中國民辦教育的一面旗幟。學校榮獲“浙江省首批一級特色示范學校”、“全國語言工作先進單位”。他作為寧波市名校長,教育部國家骨干教師培訓專家,國務院首批中小學督導評估專家,實至名歸。成果豐富。袁老師和他的團隊創造的“口語表達訓練體系”2次入選“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對全國教師的培訓課程;由儒家經典轉化而來的“個性化教育實踐探索”入選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對全國校長培訓的經典案例;近兩年經典閱讀的成果2次在《中國教育報》上介紹和推廣。并且完成相關課題6項,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多篇,出版相關著作10部。
最可貴的是,他能做到學以致用。袁老師和他的團隊善于將他們的學習對接教育教學和管理實踐,效益顯著。比如根據孔子的“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他們構建了“個性化教育”的理論框架和落地方案,成為全國第一個“100%實施導師制”個性化教育的樣板學校,進入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對全國中小學校長的培訓課程;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斷層和流失,他們有的放矢地策劃了中小學教師的學習用書《中華傳統文化常識指津》(中華書局出版)的編寫和出版,廣受歡迎,三年之內已經再版4次。
如今,袁老師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他的教育故事還在繼續,生生不息,薪火相傳。2023年,寧波高新區社區學院成立家庭教育會客廳,聘任袁老師為家庭教育特聘教授,開展一對一家庭教育咨詢。并在全民終身學習周上成立了親子閱讀班,由袁老師親自擔任授課教師,每周為當地的區民開設親子閱讀課,廣受百姓歡迎。作為《中國教育報》全國“推動讀書十大人物”的袁老師,還在社區讀書節等多種場合推廣閱讀,促進學習型社區建設。
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將自己的赤子之心、文化積累、實踐經驗與教育智慧,通過讀書學習為紐帶,轉化為更大的生產力,貢獻給社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溫暖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