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全國都要充分發揮社區在疫情防控中的阻擊作用,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加強社區各項防控措施的落實,使所有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社區疫情防控不是被動行為,而是一個多元要素耦合互動的聯防聯控過程。其間,社區教育具有重要功能。當前,要充分發揮社區教育在疫情防控中的積極作用。
社區教育具有多重積極功能
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社區教育是一個容易被人忽視但實際上具有重要作用的教育活動。一般而言,它是指政府、社會組織和社區居民等多元主體著眼于提高社區居民綜合素養、生活質量進而提升社區治理能力的一種教育活動。我國社區教育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近半個世紀的實踐探索證明,它在社區治理中具有多重積極作用。
其一,實現再組織化。當前,無論是城市社區還是農村集中居住區,社區居民大多伴隨社會轉型和體制轉軌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而來,還必須通過社區教育實現社區居民的再組織化,進而使社區真正成為一個棲息與生活同在的共同體。比如,在疫情防控中,社區教育可以通過及時發布疫情防控進展、普及疾病科學知識、勸導保持健康生活習慣等方式,引導居民服從黨委政府決策安排、避免聚集、防止感染。
其二,促進社區融合。社區教育能促進居民之間的交流溝通,使社區居民更好地相互了解、相互扶持、相互體恤,進而共同推動社區融合。在疫情防控中,社區教育通過共享生產生活信息、傳遞疾病預防知識、預判疫情防控走向等方式,能讓社區居民更加凝聚在一起同舟共濟,堅定戰勝疫情信心。
其三,助力社區治理。社區治理是社會治理的基礎。此次疫情防控中,加強社區治理是重要環節。事實證明,社區防線守住了,切斷疫情擴散蔓延就有了堅實基礎。當前,不少城市社區都實施了封閉式管理。此時,更需積極開展社區教育,以紓解居民緊張情緒,引導居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共同配合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當抓好社區教育三大基礎工作
在疫情防控形勢仍然嚴峻復雜、阻擊戰處在關鍵階段的當前,必須最大限度激發社區教育的積極效能。相比一般情景下的社區教育而言,當前情勢下的社區教育亟須結合實際抓好三大基礎性工作。
組織動員積極力量,實現“有人”教。可充分發揮政府、駐區單位、社會組織、社區居委會、志愿者和社區居民的積極作用。特別是政府要積極行動起來,認識到開展社區教育是其必須承擔的基本職責,進而鼓勵和引導各條線各系統干部在完成一線防控任務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參與社區教育。同時,積極動員退休或賦閑在家的干部、教師、醫生等有心有力的居民參與社區教育。對于這些多元主體資源,鄉鎮(街道)可以根據社區實際對其實施有序安排、輪流參與。
開發共享有用資源,實現“有內容”教。當前須開發能夠體現特殊情境的教育資源。為此,可以由多元主體分頭組織開發教育資源。比如,及時傳遞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匯總整理地方黨委政府采取的防控舉措,解讀闡釋權威專家防控建議,整理匯總企業復工學校開學等生產生活信息。適時關注特殊群體的心理疏導,組織專業人才以專業的知識背景和溫馨的引導方式,紓解社區居民緊張情緒。還可以開展疫情防控政策法規、公民素養、誠信友善、人文藝術、科普知識、職業技能、運動健身、養生保健、生活休閑等方面的宣傳教育,讓社區居民從多方面掌握疫情防控知識,革除陋習并相互督促。
借力網絡信息技術,實現“有平臺”教。病疫傳播期間,安全、方便、快捷的教育渠道只有網絡。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當前,絕大部分社區居民都具備上網條件并成為網民。為此,可以鄉鎮(街道)片區或居委會為單位開辟“社區在線”平臺,還可利用數字化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及電子屏等信息化終端,盡最大限度滿足居民學習教育需求。(陳朋 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