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紹興市職業教育教學研究室主辦,諸暨工業職業技術學校承辦的“2025年下半年紹興市農經專業教研大組暨林慧名師工作室、劉柏炎教學創新團隊聯合教研活動”在諸暨工業職業技術學校成功舉行。本次活動以“信息化、智能化、新形態的‘新農人’培養”為主題,匯聚了全市農經專業教師、名師工作室及教學創新團隊骨干成員,共同探索農經類專業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新路徑。
活動在莊嚴的開幕氛圍中拉開序幕。上午環節圍繞“AI+教學”展開,來自諸暨市工業職業技術學校的朱強老師與紹興財經旅游學校的魯怡嵐老師分別呈現了《識槭知秋,AI賦能——槭樹科植物的智慧識別與園林應用》和《慧眼識秋芳——桂花的識別》兩節信息化觀摩課。課堂中,AI技術賦能植物識別,生動展現了智能工具在農經教學中的創新應用,引發了與會教師的廣泛共鳴與深入研討。
隨后進行的微講座環節,劉柏炎老師分享了《“園林微景觀設計與施工”微專業建設案例》,林慧老師則以《技術為用,素養為核——“AI+教學”的實踐與思考》為題,從理念到實踐系統闡述了信息化教學的核心價值與發展方向,為在座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啟示。
下午的活動內容豐富而緊湊。省信息化說課獲獎選手孫錦老師進行了作品展示與研討,進一步推動了教學成果的轉化與提升。同時,高二園林專業學生植物識別技能比賽同步舉行,學生們在理論與實操中展現專業素養,最終評選出一、二、三等獎若干,充分體現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活動理念。
此外,農經專業教研大組、林慧名師工作室及劉柏炎教學創新團隊分別開展了專業建設研討與工作部署,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改革與團隊協作明確了方向。
本次聯合教研活動不僅是一次教學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場教育理念的深度碰撞。通過課堂展示、專家引領、技能競賽與專題研討等多種形式,有效推動了農經專業教學的信息化、智能化轉型,為培養具備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新農人”奠定了堅實基礎。(黃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