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背景與目標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家庭教育不僅是孩子成長的基礎,也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傳統的家庭教育模式往往局限于家庭內部,缺乏系統性和協同性,難以應對現代社會的復雜需求。本項目,旨在通過一個數字化平臺建設,形成多維空間網絡,構建家庭教育生態系統,解決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切實問題。推動家庭教育的全面發展。
項目的主要目標包括:
構建家庭教育公共數字學習資源空間,解決家長學習資源匱乏的問題;
推進學校對家長教育學習的管理空間建設,促進家校互動;
完善家長學習評價激勵的服務空間,激發家長持續學習的動力;
深化學校、家庭、政府、社會協同共育的機制空間,打破部門條塊分隔,形成合力。
二、項目實施過程
出臺實施方案
2020年10月,永嘉縣教育局等五部門聯合下發《永嘉縣家長學分銀行實施方案》,明確了家長學分銀行建設中各主體的職能與義務,將家庭教育納入公共服務治理體系。
完成組織建設
2020年11月,建立了永嘉縣家長學分銀行聯席會議制度,縣婦聯、教育局、財政局等多個部門成為成員單位,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工作。
“嘉學習”家長學習平臺建設
2020年12月,家長學習平臺“嘉學習”正式上線,提供線上學習服務。所有新婚夫妻、孕期夫妻、嬰幼兒父母及學生家長均建立了學分賬戶,平臺引進了8大模塊的家長教育系列課程。
完成師資建設
2021年3月,組建了家庭教育師資團隊,包括專家顧問、家庭教育指導師和志愿者隊伍,為家長提供線上線下的教育服務保障。
開啟學習管理
2021年3月,出臺了《永嘉縣家長學習積分兌換方案》,實行星級認定和積分獎勵制度,激勵家長持續學習。
實施家庭教育指導專項能力培養工程
2025年3月,縣教育局、婦聯、人社局聯合發文,啟動為期三年的家庭教育指導專項能力培訓,計劃培訓1萬人并發放職業能力證書。
總結評估與經費保障
項目采用PDCA循環管理方式,定期對學分銀行建設的機制和效果進行評估,確保項目順利推進。同時,永嘉縣每年安排30萬元用于家長數字學習的硬件和軟件建設,10萬元用于家長學習積分兌換景點門票項目。
三、項目特色與創新
家庭教育生態理念
項目以家庭教育生態為核心理念,通過“嘉學習”學分銀行數字平臺的建設,推動家庭教育在資源、管理、服務和協同機制等多個維度的空間建設,形成了“一平臺建多空間”的創新模式。
多維空間建設
資源空間:開發了8大模塊443門家長教育課程,解決了家長學習資源匱乏的問題;
管理空間:學校對家長學習數據進行管理,促進家?;?;
服務空間:通過積分兌換和星級認定,激勵家長持續學習;
協同空間:構建了學校、家庭、政府、社會協同共育的機制,打破了部門條塊分隔。
數字化平臺應用
“嘉學習”平臺通過小程序、APP等形式,實現了家長隨時隨地的學習,平臺還與“浙里辦”政務小程序和“超星讀書”合作,進一步拓展了資源和服務。
四、項目成效
政策支持與文件下發
五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加強永嘉縣家長學分銀行建設的實施意見》,三部門聯合下發《關于舉辦2025-2027年家庭教育指導專項能力培訓的通知》,為項目的持續推進提供了政策保障。
平臺建設與課程開發
“嘉學習”在線小程序和APP成功上線,開發了8大模塊443門家長教育系列課程,覆蓋了從婚前到高中的全年齡段家長教育需求。
師資隊伍建設
成立了專家顧問團隊、家庭教育指導師隊伍、專管員隊伍和志愿者隊伍,為家長提供了全方位的教育服務。
家長參與度
截至項目總結時,已有63690名家長注冊學習賬戶,課程學習人次超過300萬,家長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度顯著提升。
社會影響與榮譽
項目參加了長三角“家育五靈”家庭教育共同體項目,榮獲全國終身學習品牌稱號,并成為浙江省數字家長學校首批共建共享聯盟單位。
學術成果
項目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如《社會治理視域下家庭教育生態建設的研究》和《家庭教育生態:理念創新 要素梳理 實踐應對》,進一步提升了項目的理論水平和學術影響力。
五、經驗與展望
經驗總結
政策支持是關鍵:項目的順利推進,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和多部門協同合作;
數字化平臺是核心:通過“嘉學習”平臺的建設,實現了家長學習的便捷化和個性化;
激勵機制是動力:積分兌換和星級認定制度有效激發了家長的學習積極性;
協同共育是保障:學校、家庭、政府、社會的協同合作,確保了家庭教育的全面覆蓋和有效實施。
未來展望
持續優化平臺功能:進一步完善“嘉學習”平臺的功能,提升用戶體驗;
擴大課程覆蓋面:開發更多適合不同年齡段家長的課程,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加強師資培訓:繼續推進家庭教育指導專項能力培訓,提升師資隊伍的專業水平;
深化協同機制:進一步深化學校、家庭、政府、社會的協同共育機制,推動家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