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峰,男,漢族,1993年12月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現任長興縣小浦鎮畫溪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長興縣銀杏志愿者協會會長。2016年返鄉扎根基層以來,他始終秉持“在學中干、在干中學”的理念,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實際行動,先后榮獲全國“母親河獎”綠色衛士獎、浙江省“青牛獎”提名獎、湖州市踐行“兩山”理念先進個人等榮譽,成為新時代青年學習實踐的標桿。
一是深學鄉土文化,賡續鄉村文脈。2016年大學畢業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畫溪村。為破解鄉村文化斷層難題,王云峰系統開展文化搶救工程。通過走村入戶采集史料,歷時多年,先后整理《畫溪詩集》《畫溪記憶》,收錄民間故事、古詩詞170篇。主導籌建村史館,成為村里文化傳承和青少年鄉土教育基地。同時,王云峰熱衷于基層文學創作,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本土文化歷史檔案。先后整理了《小浦鎮八都岕歷史人文匯編》《八都岕文化基因庫》等基層歷史資料,撰寫基層歷史文化近百萬字,并多次參與長興縣鄉賢雜志、歷史文刊編輯,把家鄉的優秀文化傳播的越來越遠。通過組建“旗袍隊”“排舞隊”“籃球隊”等文體隊伍。依托文化禮堂,新時代文明實踐講習所等陣地,先后開展近百場“入學啟蒙禮”“趣味運動會”等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豐富村里群眾的業余生活。幾年來,王云峰發掘和創新了一大批優秀基層文化,在美麗鄉村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助力鄉村文化煥發勃勃生機。
二是研學治理技能,破解發展難題。面對138條劣Ⅴ類水體的治理重任,王云峰展現知行合一的實踐品格。通過繪制包含河道長度、污染源等要素的“治水作戰圖”。王云峰以“治水”打頭陣:1993年出生的他,憑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與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起,為村里每條河流、河塘都寫了份“整治策劃書”。經過3個月努力,200多個水體由濁轉清。在美麗鄉村工作、文化禮堂建設,王云峰都積極參與其中。他用雙腿丈量村里的每一塊土地,將村莊產業規劃畫在地圖上,精細到水系、道路、閑置農房,歸集的5200多條數據,為畫溪的農業發展打下扎實基礎。特別是這兩年,依托土地流轉工作,王云峰先后招引了兩個總投資2800萬元,共計1100畝的稻蛙共養、稻蝦輪作項目,將為村集體每年增收50萬元,撬動1500萬元基礎設施配套資金,鄉村振興的磅礴動能在畫溪村正不斷匯聚。去年,王云峰首提“青村合伙人”概念,通過政策、資金、服務等多渠道,吸引了一大批年輕人回村創業。琪畫、夢溪、憶溪、花溪里,這些帶著“畫溪”LOGO的項目逐個成功落地。
三是踐學為民初心,構建學習共同體。作為湖州市青年宣講團成員,結合治水、文化振興等親身經歷,創作《美麗家鄉我的家》等微黨課7講,赴上海/杭州等地宣講13場。組建村籃球隊、旗袍隊等6支文體隊伍,年組織“農民運動會”“啟蒙禮”等活動30余場,參與村民超2000人次。自學短視頻制作與電商運營,創建“村口小王”抖音賬號,拍攝《畫溪十二時辰》等千余條短視頻。開發“村色滿園”助農平臺,幫助村民銷售土蜂蜜、筍干等14類農產品,2024年實現助農銷售額100萬元。建立全村青年人才數據庫,收錄412名青年技能特長信息。八年扎根鄉土,王云峰用腳步丈量民情,以學習破解難題,從治水護綠的“河小青”成長為鄉村振興的“多面手”。他堅持向歷史學智慧、向實踐學本領、向群眾學方法,將個人成長與鄉村發展深度融合,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學以致用、用以促學”的實干精神。在他的帶動下,畫溪村先后獲評浙江省善治示范村、市級文明村,真正實現了“青年與鄉村雙向奔赴”的振興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