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在這個滿載收獲與希望的季節里,杭州市濱江區社區學院浦沿分院濱文社區老年學堂2025年秋季課程于9月正式拉開帷幕。新學期的號角,如同一聲溫暖而有力的呼喚,喚醒了社區長者們心中對知識、對藝術、對社交生活的深切渴望。本學期精心開設的書法、形體、聲樂三門課程,吸引了80余位長者踴躍報名,他們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走進課堂,開啟了人生旅途上別樣精彩的“開學季”。
書法教室內,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老人們端坐于桌前,神情專注,聽書法教師畢老師講解行書的筆法精髓。“行書講究‘筆斷意連’,就像咱們說話,句子雖有停頓,意思卻要連貫。”畢老師握著毛筆,在宣紙上示范“永字八法”的行書變體,筆尖在紙上游走,橫畫如千里陣云,豎筆似萬歲枯藤,轉折處提按頓挫間,盡顯行書的靈動與流暢。
與書法課的靜謐形不同的是舞蹈教室里的靈動與生機。伴隨著歌曲《瀏陽河》悠揚悅耳的旋律,長者們身著舒適的練功服,在方方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他們的“形體修行”。從舒緩的拉伸熱身,到逐漸復雜的舞步組合,他們的動作或許不如專業舞者那般精準,但那份認真投入的勁頭,和臉上洋溢的自信笑容,卻比任何技巧都更具感染力。
72歲的老學員甘阿姨笑著說:“跟著方方老師在社區老年大學跳了快三年了,一開始什么動作都跟不上,現在已經可以幫忙糾正新學員的動作了,跳舞讓我感覺整個人都年輕了十幾歲!” 每一個舞步,都是對年齡標簽的勇敢跨越,每一次律動,都在綻放著屬于他們的“第二春”。
“大地回春,落櫻灑滿希望的步道……”還未走近聲樂班的教室,一陣陣激昂嘹亮的歌聲便已傳來。教室內,叔叔阿姨們手持歌譜,在聲樂小蔡老師的指導下,正全情投入地學唱本學期的重點曲目——《潮涌浦沿》。這首歌唱出了浦沿街道的發展變遷,里面的一段家鄉話朗誦“浦沿浪 浦沿浪,鯰魚嘴里撈白條。浦沿浪 浦沿浪,浦師傅手藝呱呱叫……”更是唱出了居民們對家鄉的深情與自豪。
濱文社區老年大學的課堂,其意義早已超越了簡單的技能傳授。它更是一個重要的社交平臺,一個溫暖的“精神家園”。剛開學的時候,許多原本只是點頭之交的鄰居,在這里成為了同窗摯友。長者們在這里實現了“老有所學”,不斷汲取新知,保持大腦活躍;更實現了“老有所樂”,在共同的學習和活動中,驅散了孤獨感,獲得了巨大的精神愉悅和情感慰藉。這種融洽的氛圍,如同一條溫暖的紐帶,將社區里的長者更緊密地聯結在一起,極大地增強了社區的凝聚力和歸屬感,真正溫暖了鄰里之間的深厚情誼。
新學期,新起點。濱文社區老年大學的三尺講臺,為長者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更廣闊、更精彩世界的大門。在翰墨的雅韻、舞動的活力與歌聲的激昂中,他們正用自己的方式,生動詮釋著“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深刻內涵,共同繪就了一幅最美“夕陽紅”的燦爛畫卷,成為和諧社區建設中一道最溫暖、最動人的風景線。(戴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