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為進一步深化校政企合作,精準對接航空產業發展需求,優化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海寧市職業高級中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陸益飛,黨委委員林霞琴帶隊,智慧交通部部長沈琪、無人機專業負責人田保林等一行人,先后走進海寧云翊航空飛行營地與海寧量益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開展實地走訪與深度交流。
拜訪云翊航空:了解產業需求 錨定職業教育融入。在海寧云翊航空飛行營地,一行人受到了營地副總豐毅、經理沈佳彬的熱情接待。坐落于周王廟鎮胡斗村的云翊航空飛行營地,憑借完善的硬件設施成為區域內航空運動產業的重要載體——臨空體育訓練場地為實操訓練提供充足空間,綜合訓練樓滿足理論教學與研討需求,專業機庫保障航空器安全存放,研發中心則為技術創新提供核心支撐。據豐毅副總介紹,營地始終以“打造專業航空運動培訓基地、航空運動產業中心和航空運動推廣基地”為目標,在航空人才儲備與產業生態構建方面持續發力。陸益飛校長詳細詢問了營地的培訓資質、課程體系及運營模式,尤其是發動機的拆裝與維護,可與海職高的汽修專業深度融合,并提出希望依托營地資源,開展學生實習實訓與師資交流合作,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對接。
探訪量益智能,了解機巢技術,開拓低空物流應用。考察團前往海寧量益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中國計量大學智能裝備研究所所長柯海森、副所長王軍接待了來訪一行。所長柯海森重點展示了研究所在無人機智能機巢研發領域的最新成果,包括智能起降、遠程操控、數據傳輸等核心技術突破,以及該技術在農業植保、電力巡檢、應急救援等場景的應用案例。?
無人機專業負責人田保林結合教學實踐提出,當前職業教育中存在 “技術更新快與教材滯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缺乏平臺” 等問題,希望借助研究所的科研優勢,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共建學生創新實驗室”。柯海森教授表示,研究所正需要兼具實操能力的技術人才參與成果落地,校所合作既能為科研提供實踐支撐,也能為學生搭建從“課堂”到“科研”的橋梁。黨委委員林霞琴強調,校所聯動是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后續將細化合作方案,實現科研與教學的雙向賦能。?
此次走訪交流,不僅讓海職高深入了解海寧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的發展現狀與人才需求導向,更為校政企三方搭建了溝通合作的橋梁。下一步,海職高將以此次走訪為契機,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優化專業結構與人才培養模式,為低空經濟發展輸送更多優質人才,同時也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職業教育力量。(王銀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