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來充電,周末來蓄能。杭州濱江西興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老年學堂的秋季公益課如期而至,國畫和爵士舞蹈再度開課,新老學員共同學習,新亮相的非遺絨花和面部彩繪課程,將非遺帶進課堂,將彩繪變成技能。自去年開課以來,西興夜校已有超550多位學員報名參與,為不同年齡、不同行業(yè)的人們,心靈松松綁,技能點點亮。
國畫初級班 | 墨香潤心,筆韻傳情
“這個提筆要注意手腕的用力。”一個暑假過去,學員們又一次在周二晚上帶著紙筆走進206教室。本次課程以吸納新學員為主,設置了基礎課程,但老學員的學習熱情不減。老師兼顧新老學員的不同進度,課堂上既有揮毫多年的老成員溫故知新,也有初執(zhí)毛筆的新朋友躍躍欲試。在墨色深淺、線條虛實之間,每個人都在書寫屬于自己的水墨故事。
非遺絨花班 | 指尖傳承,綻放芳華
一進教室,一位學員忍不住輕聲感嘆:“老師,你頭上的絨花好好看!”——這是西興街道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首屆非遺絨花制作班開課的第一天,也是許多學員與這項古老技藝的第一次相遇。
課程安排在每周六下午,學員中既有年輕上班族,也有需要短暫“抽離”育兒生活的寶媽。她們帶著不同的身份而來,卻同樣沉浸于絨花制作的細致節(jié)奏中,讓非遺不再是櫥窗中的展品,而是可觸摸、可創(chuàng)造的生活體驗。
面部彩繪班 | 妙筆生花,點亮笑容
“老師,我從來沒有畫過畫”、“我能學會嗎?”開課初,這樣的擔憂很常見。教學從最基礎的線條和圓點開始,逐步過渡到花朵等簡單圖案。老師特意強調:“面部彩繪不是油畫,不需要多年功底,掌握基本手法就能快速上手。”
課程尾聲中,班級微信群里就熱鬧起來,學員們曬出了本堂課的作業(yè)。有學員課后立即在家為孩子畫上可愛圖案,收獲滿滿成就感。
一位年輕上班族坦言:“正在考慮下班后做副業(yè),公園周末人流量大,彩繪攤點應該有機會。”
爵士舞蹈班 | 舞動秋日,活力煥新
9月14日周日晚,動感的音樂從西興街道黨群服務中心302教室傳出。十余名女性正對著鏡子練習爵士舞的四個基礎動作:身體隔離、波浪、爵士步和點踢。這是秋季爵士舞班的第一堂課,也是這個備受歡迎的課程在春季班后的再次回歸。
盡管換了老師,但課程活力絲毫未減。“舞蹈不需要太多言語交流,音樂響起時,大家自然就成為一體。”
本次秋季課程由西興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老年學堂與濱江區(qū)社區(qū)學院西興分院聯(lián)合推出,充分依托區(qū)級教育資源優(yōu)勢,持續(xù)為居民提供優(yōu)質、便捷的學習服務。未來,西興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老年學堂將繼續(xù)深化課程建設,拓展資源平臺,助力打造“學在濱江”的社區(qū)教育品牌,歡迎更多居民加入終身學習的行列。(何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