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文斌是新昌縣科農茶樹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新昌縣第十一屆政協委員、新昌縣青聯副主席、浙江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導師。出生于1987年的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茶二代”,兒時對茶的特殊情結,讓盛文斌一直將目光聚焦茶產業。
退伍返鄉 帶動鄉親增收致富
2011年,盛文斌退伍回鄉,看到做了10多年茶苗生意的父親的生意不佳,他決定創新銷售模式,建立茶苗網上交易平臺。功夫不負有心人,短短5個月,盛文斌就賺到了第一桶金。
2012年,盛文斌成立專業合作社,按照高標準、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不斷引進新品種,統一扦插規格。經過三年的努力,合作社育苗量從5000萬株增長到1億株,“長勢好、品種好、成活高、成園快”等優點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的人,合作社成員也從5戶增長到50多戶,茶園面積逐步擴大,他參與改良、研發“中茶111”等100多種茶苗新品種也緊跟市場需求。
2014年,盛文斌成為中國茶葉學會的團體會員,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簽訂委托育苗協議書,合作社也成為茶科所的育苗基地。期間,他帶著合作社社員們申報國家等級品種“天姥金葉1號”“天姥金葉2號”“天姥金葉3號”,申報發明專利“開溝施肥機”等6項。2020年,新昌縣科農茶樹專業合作社,被省農業廳評為"浙江省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社"。
精準扶貧 茶苗走向全國
隨著合作社不斷壯大,盛文斌將茶苗發往了全國各地,也開啟了他在中西部地區的茶農產業幫扶事業。
2016年,盛文斌無償提供茶葉種植、管理、加工等技術,幫扶貴州省榕江縣樂里鎮發展新茶園5000余畝,實現年產值1000多萬元,帶動村里的留守婦女、老人就近就業。他還幫助廣西省百色市田林縣高龍鄉推廣茶葉產業,精選優質茶苗,并為當地打造了“高龍龍井”茶葉品牌。2020年,為助推甘肅省文縣碧口鎮水篙村發展茶產業,盛文斌捐贈龍井43茶苗共計5萬株。同年,他優選抗逆性較強的品種,幫助四川省小金縣發展新的農業支柱產業,為藏區脫貧致富打開了新門路。
“十三五”期間,盛文斌積極配合國家南茶北引戰略,拓展精準扶貧,茶苗輻射全國27個省(市)400個縣,茶苗銷量8億多株,種植面積50萬畝,帶動省外貧困地區就業人數超400多萬人次,為全國20多個省份免費提供技術的培訓,為國家的“南茶北引”工程、新農村建設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科技助力 插上富民“翅膀”
剛開始接觸良種茶苗繁育的盛文斌完全是個“門外漢”,他既不懂業務也欠缺技術。憑著在部隊養成的刻苦鉆研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盛文斌專門來到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一項一項地學習茶藝、評茶等技能。知識豐富后,他每天蹲在田間地頭,進行育苗實踐與試驗對比,慢慢積累自身經驗。
2021年,盛文斌著手大佛龍井育苗環節數字化示范項目。按照智慧茶園的標準,在東茗鄉金山村成立數字化育苗基地,形成了包括資源收集保存、繁殖更新、資源鑒定評價與創新利用在內的一整套種質資源高效保存利用技術體系。通過數字化管控技術,突破茶苗育種期,增加產苗量、提升育苗質量及畝產效益,為新昌縣茶產業打造全產業鏈數字化提供樣板,帶動當地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業。
如今,通過盛文斌的數字化育苗技術,茶農們基本可以實現線上領養茶苗、實時視頻觀看茶苗的生長近況。基地被評為紹興市茶苗栽培(天姥金葉)技能培訓共富基地、紹興市首批三星級“共富工坊”、浙江省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基地、浙江省農藝師學院示范實訓基地、浙江省農科青年科技服務基地等。
不忘初心 踐行公益使命
致富不忘感恩,多年來盛文斌一直走在慈善公益的路上。自2016年起,盛文斌每年向彩淳中心完小、啟康小學等六所學校資助獎學金和捐獻物品,并連續6年慰問武警官兵、抗戰老兵、百歲老人。疫情期間,他多次捐款捐物,還向藏區小金縣沃日鎮小學援助安裝了校園音響廣播系統設備。2021年向四川夾江縣2位困難戶捐贈3萬株茶苗,援建10畝愛心茶園。2022年6月,盛文斌榮獲共青團中央頒發的2022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盛文斌作為全國100名35周歲以下的平凡年輕黨員代表之一,接受了國家廣電總局《青春之我——我是黨員》欄目專訪。他的事跡也成為紹興市退役軍人創業創新“一地一典型”、《共富路上黨旗紅》紹興市共同富裕典型、《建功新時代》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創新典型。因為成績突出,盛文斌先后獲得紹興五四青年獎章提名獎、紹興市鄉村振興“領雁計劃”人才、浙江省青年創業獎、浙江省最美退役軍人、浙江省農創客助力鄉村振興“金雁獎”、“‘百縣·百茶·百人’茶產業助力脫貧攻堅”等榮譽。
10年時間能做些什么?海軍退役老兵盛文斌的答案是“把綠葉子變成金葉子”。在退伍的十多年里,盛文斌扎根在茶園苗圃這片廣闊的大舞臺中,在實實在在為人民服務中收獲人生的快樂,用躬身實踐詮釋了“退伍不褪色,永遠跟黨走”的人生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