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諸暨市楓橋鎮大干溪村1.5公里長的東樂公路上人頭攢動,一場“藏著民生溫度”的秋收共富雅集火熱啟幕。20家特色攤位整齊排布,其中“柿業有成”共富區擺滿村民自產的柿子、筍干、土雞蛋,滿是鄉土原味;“萬柿大吉”市集區則匯集諸暨小吃、非遺手作與楓橋文旅聯盟好物,讓游客一站式實現“逛吃購”。
楓橋鎮司法所所長孟柳霞擔任主持人,政府授牌為鄉村發展注入新動能,紅楓義警織密反詐安全網,這場豐收盛宴,成為“共富、平安、發展”三核驅動的生動實踐現場。

村書記馮國偉:從“謀思路”到“干實事”,把民心裝進豐收里
大干溪村黨委書記馮國偉始終圍繞“讓村民腰包鼓、讓鄉村名片亮、讓安全底線牢”的目標奔走。他挨家走訪,將村民手中散落的柿子、玉米整合打包,設計成特色“農事體驗套餐”;主動對接諸暨市文化廣電旅游局與楓橋鎮政府,為村里爭取到“鄉村振興示范培育點”授牌;還聯動派出所,讓紅楓義警“嵌入”雅集全程保駕護航。“豐收不只是收糧食,更是收民心、收未來,得把共富、平安捆在一起干!”這是馮國偉常掛在嘴邊的話。雅集當天,他忙著檢查柿子園的梯子是否穩固、手作區攤主備貨是否充足、宣傳展板是否到位,事事親力親為。村民們看在眼里,笑著說:“書記眼里全是活,心里裝著咱的收成,更裝著咱過日子的踏實!”

法治護航:孟柳霞主持雅集,讓“平安味”融進煙火氣
楓橋鎮司法所所長孟柳霞的熱情主持,為這場豐收雅集添上了濃厚的“法治底色”。“鄉親們割稻、摘柿是收獲糧食,學法、懂法才是收獲‘安全保障’!”她話音剛落,草塔抖獅隊的表演隨即登場,“雄獅護平安,咱們紅楓義警和法治宣傳,也會給大家守住這份平安!”授牌環節,孟柳霞高舉牌匾高聲宣讀:“這一塊塊‘示范陣地’‘法治文化村’牌匾,既是政府給大干溪村的‘發展通行證’,更是給咱老百姓的‘安心定心丸’!”臺下掌聲雷動,馮國偉書記緊緊握住授牌,眼神里滿是“不負期待、好好干”的堅定。

反詐宣傳“接地氣”:紅楓義警化身移動“安全堡壘”
穿著紅背心的紅楓義警,是雅集里最亮眼的“移動安全堡壘”。他們攥著反詐手冊穿梭在市集各個角落:看到村民忙著交易,立刻上前叮囑“轉賬別著急,先給家人打個電話核實”;遇到游客掃碼付款,趕緊提醒“看看收款方名字對不對,別讓騙子‘截胡’了錢”。“以前總覺得詐騙離咱農村人遠,今天義警用‘假商人收購柿子騙定金’的例子一講,我后背直冒冷汗!”賣柿子的大叔感慨道,“馮書記把義警請來,真是給咱的豐收成果上了一道‘保險栓’!”
共富浪潮里的“三重喜”:豐收、平安與發展一個都不少
雅集落幕時,村民們收獲的遠不止“柿子賣光、玉米脫銷”的經濟實惠。王大爺攥著賣玉米的錢笑得合不攏嘴:“今年收成好,書記幫著搞活動打開銷路,義警幫著防騙守錢袋,這日子是越掙越踏實!”更讓人欣喜的是,不少年輕人圍在老手藝人身邊學習非遺手作,還計劃把“大干溪味道”拍成短視頻推廣。鄉村發展的火種,正在共富的土壤里悄悄點燃。

政府授牌強支撐、法治護航筑底線、平安守護保民生,讓大干溪村的“共富圖景”愈發清晰。暮色中,馮國偉與孟柳霞、紅楓義警并肩站在村口,望著熱鬧后的村莊說:“今天的雅集只是起點,往后要讓‘豐收有甜頭、法治有看頭、平安有靠頭’,帶著鄉親們把日子過成樹上的紅柿子,又甜又紅火!”

秋日晚風拂過田野,枝頭的紅柿子依舊亮眼。這場雅集的熱鬧背后,藏著鄉村美好的真諦:鄉村的繁榮從不是單一的糧食豐收,而是有人領頭謀發展、有人守護保平安、有人同心促共富。若你有機會來大干溪村走一走,摘一顆甜柿、聽一段反詐提醒、看一看鄉村振興的真實模樣,便會懂得:這里的秋天,不僅有煙火氣,更有向著美好生活奔跑的活力與希望。
據悉,諸暨市楓橋鎮大干溪村王村柿子林“王村好柿?稻香赴桂——秋收共富雅集”的時間為10月25日至26日,分曬秋豐景、“柿”界之窗、見見“柿”面、“柿”下尋秋、“柿”覺印像快閃照相館、富桂大道、驚喜彩蛋七個主題。集音樂、戲曲、手作、采摘、市集、古風打卡。(孫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