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嘉興市中職英語教師“看見課堂”專題研訓活動在海寧市職業高級中學舉行。此次活動旨在深化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探索“讓每一個孩子被看見”的嘉禾職教理念在課堂中的有效落實路徑,提升英語教師的課程設計、課堂實施與教學反思能力。活動由嘉興市中職英語教研員黃小曄老師主持。
活動伊始,海寧市職業高級中學副校長周吉致歡迎詞。周校長提出,此次活動是嘉興“可見教研”品牌建設的重要方面,也是推動中職英語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希望每位中職英語教師以此為契機,著眼真實課堂,提升課堂教學能力。
同課異構激思維,多元設計共創新
來自桐鄉技師學院的宋怡老師和來自嘉興市建筑工業學校的張亞麗老師分別帶來了公開課《Invention and Innovation(reading)》,開展了同課異構活動。
宋老師以5E教學法(即參與、探究、解釋、闡述、評價)為基礎,旨在引導學生感知發明與創新的發展歷程,理解科技產品的功能、特點及其對生活產生的積極影響,理性看待科技對人類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并為合理使用現代發明提出可行性建議。她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好奇心,培養其閱讀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維、創新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
張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情境導入法,播放機器人視頻引發興趣,自然引出主題。同時,采用任務驅動法,設置“闖關游戲”式閱讀任務鏈,層層遞進理解文本。并組織小組討論活動,提供表達框架(in my opinion… / I think… / from my point of view…),鼓勵多元觀點表達。
異構課堂析設計,師父點評促提升
接著,由宋怡的指導師父蔣桂平老師和張亞麗指導師父寧文菲帶來微講座。
蔣桂平認為,宋怡老師的公開課以5E教學理論作為設計依據。通過吸引、探究、解釋、遷移、評價五個環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通過討論、觀察、探究等方式讓學生學會思考,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判斷力和思維能力。
寧文菲老師以“圖式整合”為教學設計理念,以“雙軌驅動”對張亞麗老師的課程進行點評。她指出,本節課成功實現了學生已有生活經驗與文本新知的“圖式整合”,并通過“問題鏈”驅動認知發展、“情境鏈”驅動情感認同的“雙軌”設計,有效達成了語言能力與思維品質的同步提升,為中職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了“素養導向、雙軌協同”的生動范例。
聚焦中職研學情,專家講座助設計
由海寧市職業高級中學英語正高級講師蘇海亞帶來《基于中職學生學情的英語教學設計》專題講座。蘇老師分析了目前中職學生的學情特征,結合中職教育由就業為導向轉變為就業升學并重的背景,依據“尊重差異、強調多元、崇尚個性”的教學理念,倡導中職英語的教學設計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特征。并提出從改變學習環境、嘗試多種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出發,設計符合學生學情和需求的中職英語教學設計。
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為嘉興中職英語教師們搭建了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臺,也引領教師關注學情、關注課堂教學,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推動中職英語課程教育教學質量和一線教師教學能力邁上新臺階。(蘇海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