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24日至28日,“絲路五金·石榴同心”浙江省“東遷西歸” 各族青年互嵌式技能培訓活動在浙江永康成功舉辦。活動由金華市委統戰部(民宗局)主辦,永康五金技師學院、永康市職業技術學校承辦,永康市委統戰部(民宗局)、永康市教育局、永康市人力社保局、永康市中華職教社協辦。來自云南怒江、貴州納雍、四川平昌、浙江永康等地區的 110 名各族青年齊聚一堂,共同參加了為期五天的技能提升與文化交融之旅。本次培訓深化了“東遷西歸” 職教協作模式,進一步促進了各族青年交往交流交融,為東西部協同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共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隆重啟幕:絲路五金蘊華彩,石榴同心聚永康
永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吳東明在開班儀式上致辭。他強調了本次技能培訓活動對于深化東西部協作、加強民族團結、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他勉勵學員們珍惜機會,靜心學習、積極實踐,以技能成就夢想,努力成為新時代民族團結的“促進者”和共同富裕的“建設者”。
金華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朱鵬在動員講話中充分肯定了金華市、永康市在促進東西部協作和民族團結進步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對全體參訓學員提出三點要求,一要珍惜機會,學有所成;二要互學互鑒,增進情誼;三要志存高遠,報效祖國。同時,他希望各方能夠攜手并肩,以“絲路五金”為紐帶,以“石榴同心”為信念,共同譜寫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嶄新篇章。
永康五金技師學院黨委書記朱惠靜回顧了學校互嵌式發展培訓項目自2022年啟動以來取得的成效,并就本次培訓安排作了詳細介紹。她指出,在各級統戰部、民宗部門的領導與支持下,學校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持續推動東西部地區各族青年互嵌式技能培訓,逐步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民族團結進步工作項目。
在熱烈掌聲中,永康市中華職教社分別與永康五金技師學院、永康市職業技術學校、浙工大永康五金學院、永康市衛生學校四所院校簽署合作協議,標志著永康職教界在技能人才培養領域的合作邁上新臺階。
思想領航:政策解讀促團結,千年文脈述永康
金華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朱鵬為學員們開啟了首場培訓。他從政策層面為學員們解讀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意義,指出了當前民族工作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勉勵各族青年要立足中國式現代代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進中華民族大團結。
胡公文化研究會會長胡聯章詳解胡則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的政德精神,結合《胡氏家訓》的 “忠孝仁義”,引導學員將個人發展與家國責任相連。永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亮文化研究會會長章錦水詳述了南宋永康學派代表陳亮 “義利雙行” 的事功學說,強調學以致用,勉勵廣大學員“嚴于律己,方能踐之事功”。
技能筑基:數字賦能練本領,五金匠心育英才
聚焦 “實用技能 + 產業適配”,學校開設了四大特色培訓模塊,讓學員們沉浸式感受現代技能魅力。在無人機課堂上,學員們操控設備穿越障礙,從懸停定位到航線規劃逐步進階;工業機器人車間內,通過數字孿生虛擬仿真系統,學員們在導師指導下完成零件抓取、精準焊接等操作,直觀感受永康智能制造實力;辦公軟件與短視頻制作課程則貼合新媒體時代需求,從表格函數到鏡頭運用,從文案撰寫到剪輯調色,全方位提升學員們的職場核心能力。
永康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會長黃廷漢是浙江安東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不僅是一位土家族青年企業家,更是一位熱心腸的公益先鋒,努力推動民族團結與共富事業。專題講座中,他結合自身成長經歷,與師生們分享了創業創新和企業文化的許多經驗做法,廣受學員好評。
紅印鑄魂:紅色基因勵擔當,民族三交譜新章
培訓期間,文化浸潤與技能提升同步推進,“紅色研學活動”讓各族學員深度讀懂永康、凝聚共識。在抗戰勝利80周年之際,學員們走進劉英烈士紀念館和永康抗戰紀念館,聆聽先烈事跡,追尋民族奮勇抗爭的歷史,紅色基因在心靈深處扎根。巖下老街的省政府舊址、青石板街的五金工匠作坊、匠人手中的各類非遺傳承,讓學員們真切體會 “五金工匠走四方,府府縣縣不離康” 的文化底蘊。
同時,為迎國慶中秋,學校還開展了“家國同慶 月滿五金”各族師生共制月餅活動,只見云南傈僳族的花紋樣式、貴州彝族的餡料配方與永康傳統月餅工藝碰撞交匯,香甜氣息中滿是民族團結的暖意。而夜幕下的現代服務學院民族音樂節上,各民族舞蹈與青春之歌交織共鳴,融匯成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的深厚情誼。
圓滿結業:“東遷西歸”再實踐,共富共行再出發
9月28日的結業儀式上處處洋溢著收獲的喜悅。學校為優秀學員頒發榮譽證書,為全體學員頒發結業證書。金克剛副院長強調,本次培訓是 “東遷西歸” 職教協作模式的又一次成功實踐,為東西部技能人才培養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注入了新活力。“東遷西歸”職業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是永康職業教育的創新探索,更是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切入點。永康五金技師學院、永康職技校充分發揮“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的示范輻射效應,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在與中西部地區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斷釋放“東遷西歸”項目的牽引動能,助力技能共富。本次活動通過“政策銜接+技能培訓 + 文化互嵌 ”的三維模式,取得顯著成效,東西部協作的橋梁將更加堅固。(盧卓卓 程欣榮 曹妍 吳思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