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午,嵊州市職業教育中心“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迎來了一場妙趣橫生的文化盛宴。黃澤戲劇服裝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嵊州市工藝美術大師、“嵊州工匠”李松英女士蒞臨學校,以“針線間的華彩:戲曲服飾與文創迷你鳳冠的匠心之旅” 為主題,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深入淺出、精彩紛呈的非遺文化分享。
從越鄉底蘊到衣箱藝術:開啟戲曲服飾之門
作為從越劇故鄉走出的非遺傳承人,李松英大師首先從嵊州深厚的越劇文化底蘊引入,帶領同學們步入了一個絢麗多彩的戲曲服飾世界。她通過一幅幅精美的圖片和生動的講述,細致解讀了傳統戲劇服裝的款式、紋樣、色彩及其背后所蘊含的角色性格、等級制度與文化象征。同學們仿佛穿越時空,深刻感受到了中國傳統“衣箱藝術”的博大精深與獨特魅力。
創新轉化,非遺煥新:迷你鳳冠的巧思與技藝
講座的核心亮點,在于李大師對 “迷你鳳冠” 這一創新文創產品的深度分享。她向大家生動展示了如何將舞臺上那些龐大、華麗、屬于帝王將相和后宮佳麗的鳳冠,通過精巧的設計與精湛的技藝,微縮成一件件精美絕倫、可置于案頭欣賞的文創珍品。從最初設計靈感的汲取,到材料的精心挑選,再到鑲嵌等數十道復雜工序的簡化與創新,李大師娓娓道來。她不僅展示了成品之美,更生動詮釋了非遺技藝如何在堅守核心精髓的同時,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巧妙融入現代審美與生活,使其煥發出嶄新的生命力。
熱情互動,匠心傳承:在交流中播撒文化的種子
整個講座過程中,李大師語言樸實而充滿熱情,她不僅展示了精湛的技藝,更傳遞了一份對傳統文化的深厚情感與堅守傳承的強烈責任感。在互動環節,同學們踴躍提問,從鳳冠制作的技藝細節、材料選擇,到非遺項目的創業心得與傳承故事,李大師都給予了耐心細致的解答,現場氣氛熱烈,掌聲不斷。
活動落幕,回響悠長:期待非遺之花在校園綻放
講座雖已結束,但文化的回響悠長。本次活動如同一場潤物無聲的春雨,成功地在同學們心中播下了一顆熱愛傳統文化、敬佩工匠精神的種子。它讓大家真切地體會到,非遺并非遙不可及的古老記憶,而是可以通過創新與匠心,變得時尚、親切,充滿活力。我們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同學關注非遺、了解非遺,成為優秀傳統文化的欣賞者、傳播者,乃至未來的創新者與實踐者,共同守護我們民族燦爛的文化瑰寶,讓非遺之花在新時代的校園中絢麗綻放。(孫琪)